不管是想要得到自然搜尋流量,還是要得到外部連結,要得到這些免費流量,你都必須提早做準備。
準備什麼?網站和內容。
進階準備:搜尋引擎最佳化(SEO)
網站
對於一般 D2C 店家來說,網站有兩大塊,一是呈現商品,二是呈現內容(商品相關知識和應用)。
準備網站有幾種考慮:
購物網站
大部分的開店平台所提供的網站,都可同時提供商品和內容。
而且大部分的購物網站都會幫你處理好 SEO 的技術問題(但 SEO 仍有其它策略問題要自己處理),所以這是你的主要資產。
部落格網站
儘管如此,我偏好另外有獨立的部落格網站來呈現更多內容(和在購物網站寫內容不衝突)。
因為對你的購物網站來說,這邊的內容連結過去,是更有利的外部連結。
購物平台
我會在蝦皮這類的購物平台上開店,但只是輔助用。目的是,當消費者搜尋你的品牌時,在主流平台看得到你,確定你不是詐騙。
你的主體仍是自家網站(不管是透過開店平台),因為那才是你個人的財產。
你接下來的努力是要為自己的網店,你的廣告也是要壯大自己的網店。
壯大你在蝦皮或其它平台的網頁,只是讓他們有更大的籌碼來跟你收取更大的費用而已,所以不要搞錯重點(這種事,從更早的雅虎拍賣我就預測到了,這是你必須知道的商業邏輯)!
順便一提,有些人覺得自己的網站沒人知道,要下廣告才有流量,所以在蝦皮這種充滿人潮的地方銷售比較有利!
但是在蝦皮這種充滿人潮的地方,也充滿了商家,你不廣告也很少消費者能看到你。
既然一樣要廣告,當然要做到自己的網站!
內容
前面在網站時提到的內容,是放內容的地方;這裡要談的是寫什麼內容。
因為本文是為免費流量作準備,算是最早期的工作,這個時候不求完美,但一定要先有內容上線,才有可能有免費流量。
而且因為不求完美,才能讓你更容易完成這個準備工作。
有些人事事要求完美,反而造成障礙,結果很難有內容上線,自然也不可能有流量。
網路上的一個運作邏輯是,你永遠可以逐步優化你的內容(對應的是,銷售長銷品會更有利)。
因為是不求完美的準備階段,所以以下是最簡單的注意事項。
商品內容
除了最基本的商品資訊外,最重要的是寫出,消費者為什麼要跟你購買?他能得到什麼好處是別人的商品得不到的?
思考這兩個問題,並把它寫出來很重要,因為你要做廣告時也一樣要考慮這兩個問題。
(有些人會說 WII FM — What’s in it for me? 和 USP —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,有興趣課自行搜尋研究,但我覺得初期用常識思考上述的白話文問題就夠了!)
知識與應用的內容
需要你商品的人可能有什麼相關問題會上網搜尋?這就是你知識與應用的內容該寫的東西!
例如你賣咖啡,你知道很多人喝咖啡怕失眠,你就可以寫「怎樣喝咖啡可以不失眠」的文章!如果你的咖啡比其它咖啡更不容易讓人失眠,那這個題目就更適合你了!
留言